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针对欧洲议会日前表示已“冻结”有关批准中欧投资协定的讨论,清华大学国际争端解决研究院研究员周晓燕表示,这是一份互利共赢的协定,有利于中国、有利于欧盟、有利于世界,中欧双方应对谈判成果及其对未来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进行客观理性评判。
周晓燕说,中欧日益紧密的经贸关系迫切需要高水平的经贸安排。2020年,中欧经贸合作克服疫情影响,展现出强大韧性。中国与欧盟贸易额增长4.9%,达到6495亿美元,中国首次跃居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57亿美元,中国对欧直接投资47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000亿美元。这些数据反映出,中欧经贸关系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发展格局,需要中欧双方加强“顶层设计”,为相互投资提供制度性支撑和保障。
“中欧投资协定是高水平的,将为双方企业提供巨大机会。”周晓燕说,在协定中,双方都作出富有雄心的市场开放承诺,包括未来具有广阔合作空间的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金融服务、医疗养老、环保服务等领域,这些都是欧盟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协定将为双方企业赴对方市场投资提供空前广阔的市场机会。根据有关调查,绝大多数欧盟企业表达了进一步扩大对华投资的愿望,中国企业也希望进一步开拓欧洲市场。
周晓燕还表示,中欧投资协定在规则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达成的共识,将为中欧经贸关系发展提供新动力。双方就公平竞争、金融监管、行政执法等方面规则达成一致;同意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履行多边承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这将为双方企业创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坚定企业合作信心,使包括中欧企业在内的全球产业界从中获益。”她说。
在周晓燕看来,疫后世界经济复苏也呼唤中欧投资协定早日落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复苏依然乏力。中欧作为世界最重要的两大经济体,均表示支持构建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中欧投资协定是疫后国际经贸规则发展的重大成果,双方应继续负责任地推动有关规则落地,展示出双方共同应对挑战、坚持对话协商、支持多边主义的立场,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强大正能量。
“中欧投资协定历经7年谈判达成,双方都付出巨大努力,成果来之不易,在欧盟内部获得了广泛支持。”周晓燕说。她援引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的话——“中欧投资协定确实为欧洲企业提供了更多市场准入机会,也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打开通道。”她表示,欧洲政策研究中心、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等欧洲智库对协定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谈判结果符合欧洲议会此前的授权和期待。
周晓燕还说,她注意到,在欧洲议会决议通过后,欧委会发言人表示,欧洲议会的投票并没有标志着协定“终结”,欧委会仍然认为协定将给欧盟带来益处。“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长阿尔特迈尔表示,希望与中国获得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德国工业联合会也表示仍然支持中欧投资协定。”她说,“据了解,目前协定签署生效前的法律审核和翻译等技术准备工作仍在正常推进。”
“总的来说,虽然目前中欧投资协定后续进程出现了一些波折,但协定符合中欧共同利益仍是各方共识。我期待,围绕协定的讨论能回归客观理性,也相信通过中欧双方共同努力,协定能够尽早落地,造福双方企业和人民。”周晓燕说。
分享到: